最近越來越常看書。
比起小說,還是喜歡學術書。
甚至會覺得看小說很浪費時間,不過還是間中會看。
就是不懂,總之小說也是作者的個人創作,一般比較看不到客觀的感覺。不過也有小說是發人深省,或者往往表達了一種深奧的意思,要思考的作品還是比較好看。
有趣的是,一般人也是看一些笑一笑就算的作品,生活壓力是要點色彩來得以抒發,可能欠缺這樣所以我變得消沉。但流行讀物通常都是這類型上榜,令人迷失了所謂「有意思」的界限。不過能達到作者的目的,我覺得那就是成功的書了。
♚
➔看到標題就有興趣而拿起來
➥對封面設計有興趣而想看
➥看完了簡介覺得跟書很有緣
➥開始看一點前言、導讀或內容
〖其實到這步,書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已後來的分支是:想有個衝動把書買下來;把整本書由頭看到尾。
前者代表那是成功的商品,後者是成功的作品。不過成功的商品只會令消費者滿足了購買慾,卻欠缺內容令讀者後悔購買。
成功的作品卻不一定可以有讓人衝動到想擁有。然而兩者兼備將會是「神作」,神奇的是以我這個現代人的眼光中,書的封面設計和書腰上的簡介是對書有着重大的影響力。
比起小說,還是喜歡學術書。
甚至會覺得看小說很浪費時間,不過還是間中會看。
就是不懂,總之小說也是作者的個人創作,一般比較看不到客觀的感覺。不過也有小說是發人深省,或者往往表達了一種深奧的意思,要思考的作品還是比較好看。
有趣的是,一般人也是看一些笑一笑就算的作品,生活壓力是要點色彩來得以抒發,可能欠缺這樣所以我變得消沉。但流行讀物通常都是這類型上榜,令人迷失了所謂「有意思」的界限。不過能達到作者的目的,我覺得那就是成功的書了。
♚
➔看到標題就有興趣而拿起來
➥對封面設計有興趣而想看
➥看完了簡介覺得跟書很有緣
➥開始看一點前言、導讀或內容
〖其實到這步,書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已後來的分支是:想有個衝動把書買下來;把整本書由頭看到尾。
前者代表那是成功的商品,後者是成功的作品。不過成功的商品只會令消費者滿足了購買慾,卻欠缺內容令讀者後悔購買。
成功的作品卻不一定可以有讓人衝動到想擁有。然而兩者兼備將會是「神作」,神奇的是以我這個現代人的眼光中,書的封面設計和書腰上的簡介是對書有着重大的影響力。
----------------------------------------------------------------✍
看了各種書,設計書也啟發到我。
良好的書皮質感是一種吸引力,很厚或長篇的書就更必須好好考慮讀者,手的疲倦感和想看完它的心態。要平衡兩者是非常重要。而散文這類簡潔輕量作品,書的大小、書皮的手感和書套會不會成為單手閱讀的阻礙也是問題。喜歡漫畫成功在於一手掌握,輕量書是要做到方便、輕巧才是必勝之處。沉甸甸的書會令輕量級讀者卻步,但資深讀者也不一定有這樣的耐力。
有趣、靈活、生動
在書裏加入特別的元素可以吸引讀者,例如立體書、視覺錯亂的印刷技術、獨特的視覺效果、沖擊性的題目…將是激起讀者好奇心,像醜是千變萬化還比美更引人入勝。脫軌是成功的開始,這不是我所說,但無論是創作、思考、研究,「變」會是最好的方法。書的一切,也隨着人的「變」才更有意思。
在書裏加入特別的元素可以吸引讀者,例如立體書、視覺錯亂的印刷技術、獨特的視覺效果、沖擊性的題目…將是激起讀者好奇心,像醜是千變萬化還比美更引人入勝。脫軌是成功的開始,這不是我所說,但無論是創作、思考、研究,「變」會是最好的方法。書的一切,也隨着人的「變」才更有意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留言(^ω^)可是垃圾留言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