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我的零維空間

如果有一個空間,它應該是無性或中性的。
這裡幾乎是抑壓和痛苦的,偶爾是充滿正能量,但我覺得我只是想寫我想寫的東西。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

愛情

看著他看著你。
愛着你是真誠。
愛着你是謊話。

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

一個寫文章的記錄

高小的時候我開始不喜歡寫Happy End的文章,上到中學還開始寫奇怪的內容。有時週記可以寫自由題的時候,我不厭其煩寫很多不太常見題材的小說。

有段時間抑鬱陷入高峰期,使我不用思考就能寫很多絕望作品,我只能以中二病或者幼稚來形容當時寫下的文章。
我有寫過很多沒公開過的小說,各種題材都嘗試過。主要是因為我覺得把某種不愉快的想法寫下來似乎是挺有用的,因此我不會為它們標下浪漫和天馬行空的標籤,我很直白的說是類似將幻覺形象化。

然後我很久沒有靈感寫小說,因為小說的篇幅非常之長,根本有時寫到一半已經不記得自己其實想寫什麼了。
當時我和朋友開始都走上寫詩歌類的東西,不過她是寫新詩。文青風、有點憂愁又有點浪漫的風格。我認為她的作品更像是用詞抽象,但感受具象。
我走向了更混亂的自由詩,以具象講些很抽象和貌似不合常理的東西。她走文學就有學術和職業規範,我只是隨便就屬業餘的渣渣。

回到重點的話,自由詩就是什麼也不在意。我依賴這些沒有考慮的篇幅來寫很多我腦海會彈出來的奇怪事物。有時是惡夢,有時只是我在聽音樂時啟發到的。對我來說抽象不難寫,是因為我的內在感受極不具象,為了處於和整理。只能用胡思亂想的方式把它拼回文字。所以我寫文章不能成為職業,更不想和文學掛鈎。我寫東西不過是因為我爽罷了。我不開心也好開心也好,寫出來就舒服了。只有這樣的理由,我捨棄了寫好文章運用好文筆的路線。

盡管我曾經考慮過高中選中國文學,但我很快也知道文字規範對我毫無意思。
寫文章只是因為我想寫和需要寫。

2022年1月23日星期日

我有着這些的話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我有很多愛着的事物。
我愛的哲學是思想的剖析,把想法變得井井有條。
我愛的藝術是美學的表現,我能很自由地感受一切那演繹過的自然美。
我愛的科學是實際的,科學不單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它也是一種求知欲。
我愛的音樂是心靈慰藉,用聲音將不經思考的方式把靈魂帶去遊歷。
我是樂觀的,我很喜歡知識和智慧。盡管我不算頭腦特別靈光的人,但我也想嘗試。
我不會抱怨,也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我覺得很滿意。
從來沒有認為這些東西為我帶來孤獨。

2022年1月15日星期六

維持生命和心智的兩大範疇

我喜好把理性和感性分開處理,然後各自有結論之後就把他們合併分析。
至今把我的心理健康和生命維持着的,有兩大學術。

理性的層面我以哲學作為根基,以懷疑和推翻去理解事情的進行。所以存在主義、悲觀主義和不可知論成為了我重要的邏輯解難。哲學的極理性表現可以把一切不標上可以和不可以,再重新審視一遍。為了客觀思考,了解哲學有助冷靜頭腦,多方面反思。

感性方面我用美學成為我審美的基礎,美學的探討不在於主體本身有多美,而是在演繹之下它變得有多深度。我相信那種從內心美到外在,無論主體本身是如何,經各種形式的演繹(如:個人行為、談吐、攝影、繪畫、聲音、裝扮、排列等等)後,把那份純樸展示出來,即達到美學。

理性和感性有時是互相干預的,但不偏向任何一方。如同不會讓自己思維有60%理性對40%感性。因為這樣可能會演變成過份冷漠,或是太敏感。在理性和感性的干預下應該是各佔一半,並混合起來。理性加入人情味成為人文主義,為感性加入邏輯成為實在。

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

論情感,論離別。

我的抑鬱為我帶來厄運,
我的厄運必定會降於親人。
我會說如果你要離我而去,
我會傷心但我也明白。
我會歡送你的離開,
縱使我抽泣也不願把痛苦降到你身上。
寧可看著你不記得我,
在新的世界裡歡笑,
也不願你一直記得我。
我沒有理由阻撓你的新生活。
我乾脆地說謝謝你,
但我也祈求你不要在另一端等我。
我不容許自己把你的腳步停下來。

正如我所說,
只有死亡才能把我帶走。
那麼我也不會因此,
期望我可以把你留住。
因為這樣只會阻撓你的生命。

我明白有些事物,
是不能觸碰的話,
那麼我不想你會感到痛苦。
我的痛苦已經很重,
我能獨自承擔這種苦難。
但你不是這樣的人,
所以我願意把這種痛苦收起來,
好讓你無牽掛地離開。
即使你在某個時間點與我相遇。
也不會覺得有負擔。

我的愛,
不是以愛情親情友情來衡量。
我可以把這種愛,
變得不是如此沉重,
變得簡單率直。
因為只有死亡才可以帶走我,
只有我才是最沉重。

而我不想把你和其他人壓垮。

只會說一句再見。

2022年1月8日星期六

喜歡的音樂

我從小孩生涯改變過來之後,我喜歡上金屬音樂。連帶也喜歡部分搖滾風格。小孩時我很喜歡爵士樂,但被花俏的電子樂吸引過去,從我離開電子樂,我從重新品嚐爵士樂。

是的,爵士樂是很溫柔但底層很傷痛的音樂。金屬是很暴躁很失望的憤怒。搖滾是不想認同現況的心態。所以我其實真的很負面的,我所了解的音樂都是很抑鬱的。有時人們會形容我的音樂口味很反社會,不切實際。不過反思一下,我並沒有因為這些歌曲產生任何奇怪想法。這類音樂只是代替我把心中的憂愁舒發出來。

我不喜好涉及宗教和性愛之類的音樂,我覺得談及人際關係、積極的頹廢主義和心中的情緒變化已經很敲打我的內心。黑魔法撒但之類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所以我也沒有去聽。

有時依賴爵士樂、金屬和搖滾一類音樂都能促進我的心理健康發展,負面情緒被舒緩。我甚至有種想向人們說:「如果很傷心或者很不愉快,千萬别聽流行曲,可以試試這三種音樂。」我總是認為聽負面歌、講負面的話其實也只是壓力解放,沒必要憋著。在不影響人們的情況下,音樂是非常有用的治療,遠比藥物來得好很多。

☮️

2022年1月4日星期二